内蒙古工业大学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 欢迎您!
学校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开展《AI赋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专题培训的通知
2025-03-10 11:56  

各单位、各部门:

使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助力我校教师深度开展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学改革创新,我校将2025季学期,组织开展AI赋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专题培训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培训内容

本次专题培训课程共13门,每门课程2学时,共26学时。含13门直播课程。

培训时间

2025313——2025年9月1日。

三、培训方式

在线直播+回看巩固参培教师需登录我校专属课程学习平台(域名:https://imutcfd.yuketang.cn)报名培训并培训,课程均为必修课,报名成功后老师无需再次选课,参培老师可在网页版或手机端进行课程的观看、学习(具体详见附件1)。

直播课程在专家许可前提下支持一学期回看,回看截止日期为2025年9月1日。

四、参加人员

全体专任教师。

五、培训要求

各教学单位专任教师须在规定时限内完成26学时课程学习。

六、课程清单

直播资源(13门)

序号

直播内容

学时

直播时间

模块一:AI时代高校管理变革

1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变革

拟邀:王帅国(清华大学)

2

3月13日

14:00-15:30

2

在数智时代重塑高等教育、推动教师发展

拟邀:孙华(北京大学)

2

3月20日

14:00-15:30

模块二:DeepSeek技术应用

3

DeepSeek如何加速学术研究

拟邀:何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

3月27日

14:00-15:30

模块三:AI赋能学科引擎建设

4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探索——以“天工AI”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领域专业大语言模型为例

拟邀:李楠(清华大学)

2

4月3日

14:00-15:30

5

清华大学环境学科人工智能引擎建设探索与实践

拟邀:杨航(清华大学)

2

4月10日

14:00-15:30

模块四: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机遇与挑战

6

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

拟邀:贾积有(北京大学)

2

4月17日

14:00-15:30

7

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的知识产权问题

拟邀:陶乾(中国政法大学)

2

4月24日

14:00-15:30

模块五:AI赋能教学课例与思考

8

大学物理融合人工智能的教学探索

拟邀:魏斌(清华大学)

2

5月8日

14:00-15:30

9

AI重塑智慧课程的建设和实践

拟邀:卢晓云(西安交通大学)

2

5月15日

14:00-15:30

10

人工智能融入高等教育教学和教师发展的思考

拟邀:于歆杰(清华大学)

2

5月22日

14:00-15:30

11

计算机类一流课程的AI赋能升级探索与实践

拟邀:严斌宇(四川大学)

2

5月29日

14:00-15:30

12

培养“实用+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建筑类交叉探索人才培养

拟邀:张昕(清华大学)

2

6月5日

14:00-15:30

13

运用AI开展个性化职业规划辅导的探索与实践

拟邀:金蕾莅(清华大学)

2

6月12日

14:00-15:30

 

(以上为拟定课程题目,最终为实际为准)

、培训专家

王帅国:清华大学在线教育中心主任、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秘书长

 华:北京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中国埃德加•斯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曾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北京大学教务部副部长、北京大学发展规划部副部长、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党委书记。

 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研院助理教授,清华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后,《DeepSeek+DeepResearch:让科研像聊天一样简单》报告主笔者。2024 年和2025年中国 AI 春晚节目的幕后技术支持者和共创者。主要从事 AI 和大数据、新媒体和网络舆论领域的科研工作,发表相关领域国内外论文40余篇,参与课题40余项、主持课题1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2项。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生态环境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研究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环境领域的应用。主持申报的项目“基于大语言模型评估企业碳披露质量的 ESG 文本分析工具研究”荣获SMP (Social Media Processing)-智谱AI大模型交叉学科基金。

 航: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徐明教授团队博士后,主要研究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生态环境领域应用。

贾积有: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教育信息化国际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领域:教育技术学、人工智能教育应用、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教育决策支持系统等。

 乾: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创新与竞争研究中心主任,法律硕士学院私法研究所所长。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著作权立法研究”、北京市社科基金“网络侵权的平台责任研究”、中国版权保护中心重点项目“数字时代著作权保护规则的变革研究”;海南自贸港崖州湾科技城知识产权中心项目“人工智能生成物登记机制研究”,中国法学会项目“新业态下著作权法的立法完善研究”,主持中国政法大学“促进人工智能发展的法治保障”创新研究团队。

 斌:清华大学物理系副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承担本科生 “基础物理学”和“大学物理A”课程教学,作为第一、第二作者合作发表EI或SCI收录论文20余篇。主要从事超导电子学领域研究工作,包括超导微波器件设计和研制,超导滤波系统集成技术研究,及超导滤波器在各种微波通信中的应用研究。

卢晓云:西安交通大学生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亚洲与大洋洲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联盟教育奖获得者,国家在线一流本科课程和国家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得者。主要从事分子细胞生物学和电磁生物学研究,主持各类国家级项目10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现任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教育专业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太赫兹生物物理学会理事,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生物电工专委会委员,陕西省微生物学会理事。

于歆杰:清华大学教授,电机系党委书记。荣获第四届杰出教学奖、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北京市教学名师奖、国际电磁发射杰出贡献Peter Mark奖章、清华大学首届新百年教学成就奖等荣誉奖项。清华大学首门慕课、标杆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电路原理”负责人,清华大学“人工智能赋能教学”首批试点计划“电路原理”课程是负责人。

严斌宇: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副院长,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软件工程”专业负责人,四川省新工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示范性软件联盟课程与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首批国家级一流课程“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负责人,主持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重大项目一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两项,四川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一项,获评“成都市中国软件名城建设2023年度人物”。

 :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党委副书记,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长聘教授,英国剑桥大学马丁中心访问学者,中国照明学会室内照明专业委员会主任 , 中国科协智能人因照明决策咨询专家团队首席专家。主持清华大学本科教学改革项目实验教学 3 项——AI 生成式影像、智慧园林、居住·机器·人,入选清华大学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试点课程。

金蕾莉:清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副主任,副教授,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访问学者。获首届全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比赛特等奖(2011)、清华大学第九届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2020);主讲课程《工作探索与大学准备》入选全国精品视频公开课(2013);主讲慕课《职业探索与选择》获评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17)、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一流课程(2020)和全国高校就业创业金课(2021)《大学生职业规划》AI课程负责人。

 

联系人:徐阿梅  刘璐璐 电话:4951291

 

附件1:学员手册

 

                                                                                                                                                     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                                                                                                                                                 2025310

 

附件【【2025春AI专题培训】学员手册.pdf已下载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 备案号:@ 2016 imut.edu.cn 蒙ICP备05000412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