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教育来说,2015年注定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这一年既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5年来的教育发展成效,需要接受社会各界的验收;这一年又是教育规划纲要的期中大考,许多新推出的改革举措,正面临时间的检阅。
2015年又恰逢中国教育报高教版创刊30周年。作为传统教育媒体,这一年,我们带着欣赏而又挑剔的目光,密切关注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
关键词 6 创新创业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常态下,创新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把创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要致力于发挥创新驱动的原动力作用,更多支持原创型企业及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尽快形成新的增长点和驱动力。
从教育的角度出发,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宏大时代背景下,高校、政府、企业和大学生自身应如何作为?在黄淮学院举办的“创新创业·大家谈”国际论坛上,来自各行业代表围绕“双创”教育,进行了深入对话。海内外专家讨论认为,除了学校要创建良好的制度和平台保障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外,政府和企业也需承担保驾护航的重要职责,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支持、扶持、助推等行业支撑。当然,作为高校创新创业的主体,大学生更应该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清晰的认识和精心的准备。
在国家战略层次的推动下,大众创业的脚步从未像今天这样急促,万众创新的号角从未像今天这样嘹亮。2015年,不少高校积极试水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式,力图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新坐标。江南大学立足地方特色,推动校企合作,共建“创客空间”;紧抓痛点,拓展服务保障;主动融入市场,优化孵化环境。实践证明,“双创”育人效果显著。
不可否认,当下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很低,高校创业教育尚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校地、校企多级联动机制也需进一步完善。但创新创业的方向不同,目的地终归是一致的。其实,创新的本质就是探索未知,如果没有走错路,哪里会发现新的路?
关键词7 自主招生
今年,备受关注的“华约”“北约”“卓越”等高考联盟彻底解散,淡出历史舞台。而随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2015年自主招生方案公布,自主招生以全新的姿态进入公众视野。2015年全国共有90所试点高校,其中77所面向全国招生,北京工业大学等13所高校只面向本省(市)招生。
通过梳理发现,今年的自主招生和往年相比,突出以下几大特点:一是申请学生要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达到相应要求,接受报考高校的考核;二是试点高校要合理确定考核内容,不得采用联考方式或组织专门培训;三是规范并公开自主招生办法、考核程序和录取结果,严格控制自主招生规模;四是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
据调查,经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进入高校后在学业、科研、创新等方面能力突出。但不可否认的是,部分高校自主招生定位不明确,热衷于“掐尖”“抢生源”;部分高校以联盟形式在高考前组织大规模文化考试,被社会称为“小高考”,影响了中学正常教学秩序;个别高校招生程序不够完善,过程不够公开透明,还需要进一步规范。
我国高校与国外一流大学的招生水平相比,差距甚大。例如,哈佛大学的招生办主任威廉姆一干就是40年,全职从事人才评价与选拔,为哈佛招收符合各学科特色的优秀学生,而不是简单招收分数最高的尖子考生。客观而言,我国高校在这方面的研究严重滞后,部分高校仍以笔试成绩为主要依据,而这正是社会质疑自主招生抢生源、高分掐尖的根本原因,也是导致应试教育难以根治的直接原因。
关键词8 教学改革
教育教学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尤其是本科教学改革,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根基所在,正所谓“一流大学抓本科”。
随着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中药点燃了全球对中医学的探究热情。“系统改革中医药教学的时机到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今年初对外公布本科教学改革方案。该校在中医实验班5年制本科人才培养经验基础上,将在中医学、中药学等专业全面推行“院校+师承”模式,从本科新生入学就为学生配备导师。
一方面是传统教育教学领域改革稳步推进,另一方面伴随着教育开放的脚步,慕课汹汹来袭,大规模在线课堂是否会取代传统的大学课堂?蹭课现象还会存在吗?为此,高教周刊联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临沂大学及福州大学五所高校开展了“大学生蹭课”问卷调查,面向师生随机发放问卷7201份。调查结果显示,蹭课折射出值得反思的教育管理之问。
大学生蹭课现象凸显的是校方单方面提供的课程无法满足学生对多元化知识的需求。以某大学为例,目前学校开出207门课程供选修,覆盖了校内所有专业,但热门专业课程依然供不应求。例如某教师的西班牙语选修课只有30个名额,但选课人数达到难以容纳的2000人。此种困局如何破解?
学校除了采取课程立项的形式,加强校内选修课的建设力度外,还要从“互联网+”思维入手,鼓励教师创建网络课程,同时引进慕课、微课等高质量的网络课程供大家修读。另外,学校亦可尝试学分制试点改革,学生自主选专业、课程、老师,真正实现我的课程我做主。
关键词9 思政课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大学思政课总给人以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调、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印象。作为一门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大学生个人前途都密切相关的必修课,思政课在实际教学中的窘境,其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从哈佛大学“幸福课”的广泛传播里,许多大学教师看到了国外“思政课”的新玩法。同样是关于幸福的话题,河北大学柴素芳老师想到了微电影,并把这种新的教育技术手段用到了思政课上。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国内多数微电影作品呈现的是怪诞、轻松、搞笑的格调;为了满足教学的需求,河北大学在微电影中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将个人梦与中国梦、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主题有机融合。用他们的话说,思政课老师要能被学生信任,就要想办法让学生去体验幸福、珍惜幸福,就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
平心而论,为了增强针对性和感染力,不少高校一直在不断探索思政课教学的改革,并且在内容、教学、考试等诸多环节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不可否认,台上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台下学生发呆玩手机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厦门理工学院摸索出的结论是,思政课的实效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反映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二是反映学生的思想觉悟与具体行为,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
“很多说马克思主义过时的人,可能没有真正阅读过马克思主义著作。”东北大学认为,要加强思政课的实效性,就要让学生能品读经典马克思主义著作,从原著中领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课上,任课教师会精选原著篇目,精心导读;课下,学生分组自行学习和讨论,教师跟踪指导。
思政课改革不仅仅是要解决“抬头率”的问题,而是要回答学生一生一世的理想信念问题。这也是每个思政课教学改革者的心声。
关键词10 回归课堂
时值年末,在许多机构举办的年度教育盛典、学术年会上,不少学者发出了上述呼吁。在他们看来,许多以“改革”名义出台的举措,并没有触动问题的本质,而是“碰到问题绕着走”。
到底什么是真的教育改革?这实在是值得大讨论的一个话题。作为一个专业媒体,我们对迎面而来的各种新思潮、新举措保持高度关注,同时也在审慎地观察思考由此带来的可能影响。
这一年,我们呼吁大学生活要回归常识。诚如中国科大校长万立俊所言,无论憧憬和向往,无论困惑与迷茫,大学生都应该回归“做人立德”的常识,做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有德之士。回归“读书科研”的常识,不要把常见的勤工俭学、摆摊卖串儿、走街串巷送快递当成创业,不要把简单的改头换面、换汤不换药的研究当成创新。回归“自理和自立”的常识,告别之前的依赖,要学会自理、自立和承担责任。回归“独立思考”的常识,保持头脑清醒,不冲动,不跟风,不“人云亦云”。
这一年,我们呼吁大学学习要回归常识。在信息化时代,知识获取更加方便快捷,“记笔记”“死记硬背”等等,似乎正在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意味着大学里一种习惯、一种修养、一种文化的渐行渐远。高教周刊2015年刊发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周玉和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汪晓军的文章,不仅在于重新挑起一个看起来老生常谈的话题,也就是想提醒大学里的师生,学习从来就是一个苦差事。
这一年,我们希望大学改革回归常识。人才培养是大学区别于其他机构最本质的特征,大学无论如何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应该摆在最重要的位置。慕课也好,翻转课堂也好,“互联网+”也好,创新创业也好,大学里如果没有高水平的教师和高素质的学生,再好的技术手段也会等于零。
套用一位名人的话,“双一流”建设的胜利,是在大学的课堂上决定的。